(1)理性決策論
理性決策論(Rational Decision-makingTheory)是經(jīng)濟學家對人類行為的基本看法,這種理論假設:在選擇行為的時候,人們會估計不同行為的利益及代價,而以理性的方式選出行為,也就是以最低代價獲得最大利益。這一類型的理論很多,其中以愛德華滋(Edwards)的預期價值論(Expectancy-valueTheory)最有代表性。該理論認為在決策的時候,人們以對下列二項因素所做的判斷結果為基礎:①某一決策各種可能結果的價值(結果的重要性);②某一決策后果真正實現(xiàn)的可能性的大小(實現(xiàn)某種結果的概率)。比如經(jīng)濟學家在決策時采用的決策樹就是以此為基礎建立起來的,這種理性的模型能很清楚地預 測我們?nèi)绾螞Q策,所以是極有用的標準化模型。理性決策模型常被用來做為預 測個人、公司、政府進行經(jīng)濟抉擇時的模型。
(2)交換理論
將理性選擇擴大到二個人之間的互動時,便是交換論(Exchange Theory),這一理論將人際互動視為彼此所做的一連串理性決策。也就是說,人們之間的互動取決于彼此對各種結果的代價及利益所做的評估。以前例中的罪犯和警察為例,他們二人由于利益沖突而產(chǎn)生敵對--罪犯逃跑便有利,而警察抓住他方能獲益。以護士及病人間的人際互動為例,病人如果與護士合作便可獲得利益(能得到正確的治療并盡快痊愈),而護士也能夠從對病人的友好態(tài)度中獲得利益,比如能得到病人的合作,并因工作出色而受表揚。在這個例子中,護士和病人二人共同的利益建立在合作及友善的互動之上。因此社會交換理論的重點在于強調(diào)相對代價及利益,該理論在分析協(xié)商情境(bargaining situation)時很有價值。協(xié)商實際上就是兩個人或兩個團體通過交換達成利益的一致。
(3)需求滿足論
需求滿足論(Need Satisfaction)也是一種誘因論。該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有某種需求或動機,一個人之所以有某種行為,是因為這些行為能滿足這些需求或動機。例如有二名女孩和同時在追求一位男士,你推測男士會愛上其中的哪一個呢?我們又怎樣解釋這位男士的選擇呢?從誘因論出發(fā),我們要找出他的需要,以及這兩個女孩所能給予的滿足,并通過這些來預 測他的選擇。同樣我們可以用這個理論來解釋克勞茲的行為,在他的心底里可能積壓了很多的挫折與憤怒,他之所以向警察開槍是因為這樣可以滿足他的發(fā)泄憤怒的需求,而假如他舉手投降的話足這些需求便無法得到滿足。
以上是小編整理“2023考研心理學備考:社會心理學的基本理論之誘因理論”的全部內(nèi)容,希望對各位小伙伴們有所幫助,更多考研擇校擇專業(yè)信息盡在本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