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家庭經濟困難不可怕,如果你立志讀普通高中或中等職業(yè)學校和讀大學,來吧,我市都有相對應的資助政策。
讀普通高中,有國家助學金,每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年平均資助標準為2000元,具體標準由各學校結合實際自己確定,可分為2-3檔;
讀中等職業(yè)學校,每生每年平均資助標準為2000元;
讀本科,送你入學前、入學時、入學后“三不愁”,貸款額度,本科生不超過8000元;
讀研究生貸款額度不超過12000元。
高中每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年2000元
如果你家庭困難,想就讀普通高中的話,國家會提供兩項資助:一項是免學費、住宿費,普通高中建檔立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yǎng)學生和貧困殘疾學生都可享受;另一項是國家助學金,每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年平均資助標準為2000元,具體標準由各學校結合實際自己確定,可分為2-3檔。
如果你家庭困難,想就讀中等職業(yè)學校的話,資助政策就更優(yōu)厚啦:一是免學費,國家已經免除了農村(含縣鎮(zhèn))所有學生、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yè)學生學費(其中我省已經免除了所有學生的學費);二是享受國家助學金,如果你是家庭經濟困難和連片困難地區(qū)的農村學生(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需提供材料由學校評定),或是就讀涉農專業(yè)(不包含三年級學生),每生每年平均資助標準為2000元。
讀大學入學前、入學時、入學后“三不愁”
如果你家庭困難,想讀大學。告訴你,國家已建立起完善的高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形成了包括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國家助學金、國家助學貸款、勤工助學、學費補償貸款代償以及校內各種獎助補等在內的十多項資助制度,具體概括一句話:入學前、入學時、入學后“三不愁”。
◎入學前不用愁,貸款辦在家門口。拿到大學錄取通知書后,你可以向當地縣級學生資助管理部門申請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解決大學期間的學費和住宿費,在校期間的助學貸款利息都由國家負擔。
◎入學時不用愁,“綠色通道”解煩憂。當你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你會看到隨錄取通知書寄送的高校學生資助政策簡介和家庭經濟情況調查表。你若需要幫助,可以根據要求如實填寫調查表,到鄉(xiāng)鎮(zhèn)(街道)民政部門、村(居)委會、原就讀高中任何一單位核實蓋章。如果你沒來得及辦理助學貸款,或沒籌夠上學費用,報到時可憑此表通過學校的“綠色通道”直接報到入學,緩交學費和住宿費。
◎入學后不用愁,各類獎助全都有。在你入學后,學校資助部門將開展家庭經濟困難認定,并依此確定資助措施。如,解決學費、住宿費問題,以國家助學貸款為主;解決生活費問題,以國家助學金為主;解決臨時性困難,以臨時困難補助等為主;如果你想提高綜合能力,并貼補生活支出,可以申請勤工助學。如果你學業(yè)優(yōu)異、表現突出,還可以獲得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及校內設立的各類獎學金。
貸款額度 本科生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
凡被普通高等院校錄取的南陽籍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均可在戶口所在地申請辦理生源地貸款。學生申請時,應提供證明材料。為方便大學新生在生源地貸款,市學生資助管理中心設立咨詢電話63168066。
◎申請貸款有條件,得有我市戶籍的貧困生
凡被省內外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和高等??茖W校,(含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學校名單以教育部公布的為準)正式錄取,取得真實、合法、有效的錄取通知書的南陽籍新生和南陽籍在省內外高校就讀的家庭經濟困難本專科學生、研究生和第二學士學生,均可到戶籍所在地申請辦理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貸款學生資格的認定參考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格認定辦法。
◎貸款額度,本科生不超過8000元,研究生不超過12000元
生源地貸款按年度申請、審批和發(fā)放。全日制普通本??茖W生(含第二學士學位、高職學生)每人每年貸款額度不超過8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貸款額度不超過12000元,對本專科生年度學費和住宿費標準總和低于8000元、研究生年度學費和住宿費標準總和低于12000元的,助學貸款額度按照學費和住宿費標準據實綜合確定(貸款額度為100的倍數),貸款額度如遇國家政策調整,應按最新規(guī)定執(zhí)行。
◎貸款期限,本??茖W制加13年確定,最長不超過20年
原則上按全日制本??茖W制加13年確定,最長不超過20年,其中,在校生按剩余學習年限加13年確定。學制超過4年或繼續(xù)攻讀研究生學位、第二學士學位的,相應縮短學生畢業(yè)后的還貸期限;學生在校期間的利息由財政全額貼息;學生在校及畢業(yè)后三年間為還本寬限期,還本寬限期內,借款人只需要償還貸款利息,無需償還貸款本金,還本寬限期后借款人按年度分期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
◎貸款程序,應提供以下證明材料
首次貸款學生需提供以下材料,并且必須和共同借款人同時到現場辦理。
(南陽晚報記者 王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