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導師的時候,重要的不是選擇一個頭銜如何多如何厲害的導師,而是要根據(jù)自己的讀研目標等各方面因素,選擇一位能夠長時間相處的合適的導師。
(1)對學術研究的鐘情度:一般而言,鐘情于科研的人可以傾向于選擇push你的導師(比如我的導師),反之,則選個偏打醬油的;
(2)吃苦耐勞的程度:能吃苦,能熬夜,能接受高強度科研壓力的人,可以選擇課題多,要求高的導師,反之則選個打醬油的;
(3)敢于自我表達的程度:時常想表達自我,甚至有點口無遮攔的人,可以選擇不太強勢的、偏年輕的導師。如果自己比較隨大流,那么各種導師都OK;
(4)未來大致的職業(yè)規(guī)劃:如果想未來在所在領域做科研的,一定要找個學術大牛。學術大牛不一定是那些頭銜,尤其是行政頭銜掛滿的學者,那些學者反而可能沒有太多精力去管你??梢哉矣猩倭啃姓^銜,但是學術成果每年都有,而且在學術界名望不錯的導師。
當然,以上標準不一定在所有學科都通用,我更多地是想給大家提供一個分析的維度,這樣可以做出更準確的判斷和更心儀的選擇。 對于一位還未進入目標學校,或者與導師相處時間不長的學生而言,選擇導師可能的確是一件困難事。鑒于此,你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盡可能地捕捉關于導師的信息:
(1)在各種學術庫里面找導師的科研成果,可以看看科研成果發(fā)表的頻率和質量
(2)在學院官網(wǎng)上找關于導師的個人簡介
(3)在百度上找導師的相關新聞,看看出差的頻率,還有是否有啥不太光彩的過去
(4)找以前的師兄師姐問問,這個最靠譜
以上就是“2020考研復試:如何選到一個合適的導師?”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正在準備復試的同學們有所幫助。更多內容,盡在“考研復試經(jīng)驗”欄目。
以上就是“2020考研復試:如何選到一個合適的導師?”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正在準備復試的同學們有所幫助。更多內容,盡在“考研復試經(jīng)驗”欄目。